【发表人】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邱戈龙、庄俊雄

【导读】本案被告抗辩:不存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从事不正当竞争的行为。那么是否企业没有明示或表明为“竞业协议”是否就属于不存在约定竞业协议?

【关键词】商业秘密、竞业限制、明文规定

基本案情2002年5月5日,林某某接受A国际公司的聘任担任该公司亚太区总裁暨统印标签(苏州)有限公司(后更名为A公司)的董事。2003年6月25日,林某某向A公司申请辞职,并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将向其支付3个月薪水,支付退休金,公司提供的住房其可继续居住3个月,但必须在其辞职时起的12个月内不得在与A公司有直接竞争的公司担任职务。

此后,公司履约,但林某某违背约定,在其从A公司辞职后不满三个月内即出任与A公司有直接竞争关系的B公司的副董事长,且林某某在其离职后还从A公司在职高级管理人员张某处获取大量公司的经营秘密,用于其所在的B公司的经营。

三被告的行为严重侵害了A公司的正常经营,使其遭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故诉请法院判令:一、林某某、B公司立即停止侵害A公司经营秘密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二、林某某、B公司及张某连带赔偿A公司因侵权造成的损失合计人民币1248754元;三、林某某、B公司及张某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法院裁判】

一、林某某、张某立即停止侵害A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

二、林某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赔偿因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A公司的损失115863元;

三、林某某、张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共同赔偿因侵害A公司商业秘密造成的损失30万元;

四、驳回A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律师点评】专业处理商业秘密案件的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律师邱戈龙认为:林某某抗辩:不存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从事不正当竞争的行为。2003年6月25日双方达成的条款并非竞业限制条款,A公司支付给林某某三个月的薪水是办理青岛厂房设施和发电站清理合同事宜的对价非竞业限制补偿金。即使认定为竞业限制补偿金,由于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而无效。且由于双方后又于2003年6月30日重新签订了正式的竞业锹

关键字: 公司 不正当竞争 商业秘密 张某 不存在

上一篇:乐视出售中超版权下一篇:汇编版权登记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9-9853-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