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软件著作权骗局有哪些案例?

“软件著作权骗局”指的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的申请手续,收购他人的软件著作权,再利用其强制实施诉讼等手段对其它企业进行敲诈勒索。这种行为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对相关企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软件著作权骗局案例,并提醒读者避免类似的风险。

案例一:天津燕王区某公司涉嫌敲诈勒索

2019年8月,天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侦查员接到一名企业家的报案,称其在开发软件时,被一个名叫“天津某公司”的企业所骗。该企业模仿该企业出品的软件,申请了同一类软件的著作权,并以此为依据,将该企业起诉至法院,索要330万元赔偿金,并强制执行诉讼。经过调查,警方最终将涉嫌敲诈勒索的“天津某公司”抓获。

案例二:福州某公司被诉侵权

2019年9月,福州市一家互联网公司收到法院的侵权诉讼,对方起诉其侵犯了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该公司在上述软件中使用的部分模块和功能与对方拥有的专利权和软件著作权相同。经过初步调查,该公司发现对方已经于2017年获得了该软件的著作权,且存在申请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最终,该公司在律师协助下成功辩护,事态得以圆满解决。

案例三:成都某公司被“黑”客攻击

2019年1月,成都市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遭遇了一次黑客攻击,对方威胁其购买著作权,否则将发布该公司软件的源代码。经过查证发现,黑客利用一些漏洞获取该公司的软件代码,随后对其进行敲诈勒索,原因是该公司部分软件未进行著作权注册。最终,该公司在技术和律师的帮助下,成功阻止了黑客攻击,且其代码未泄漏。

以上这些案例只是软件著作权骗局的冰山一角,但足以看出其猖狂的手段和危害性。要避免上当受骗,企业和个人应切实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合理维权,谨防不法分子的攻击。

关键字: 软件 法律

上一篇:软件著作权相关证书(《软件著作权相关证书详解:获取、保护与维权》)下一篇:中国 软件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9-9853-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