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对企业商业秘密所负义务

黄某与上海KJ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侵害商业秘密及其他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

案件要旨:员工对所在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包括:不得采用盗窃、利诱、胁迫等手段获取与其本职工作无关的商业秘密,更不得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因工作所掌握的商业秘密;非经本单位允许,不的利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单独创办、或与他人合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等。

编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唐湘凌律师主编的《商业秘密保护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一、案件来源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7)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72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8)沪高民三(知)终字第29号判决书。

二、基本案情

2005年5月12日、2006年2月7日,原告KJ公司与被告黄某签订两份《劳动合同》,聘其担任公司的销售职务,合同期限从2005年5月12日至2006年12月31日止。在《劳动合同》的附件《员工岗位工作规范及准则》中规定了员工的行为规范,并有详细的对于公司保密事项、保密措施及员工违约时的赔偿金等的约定。黄某于2005年4月6日填写的《员工履历表》中称其配偶胡某暂无职业,于同年7月7日填写的《员工履历表》中则称其配偶胡某在某企业从事销售工作。

被告黄某在原告处工作期间申请报销的单据中,包含了其长期前往广智公司、广博公司、万吉公司、上广电技术公司等客户处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其作为原告销售业务员于2005年统计的客户名单中包括了广智公司、广博公司以及索卡公司。同时,KJ公司以公司内部联络单的方式确认与上述三个公司的交易条件,该内部联络单上有被告黄某作为业务员的签字,并有KJ公司的其他主管的签字。

2005年9月22日至2006年4月4日间,原告KJ公司与被告索卡公司发生多次交易,由索卡公司向KJ公司购买货物。被告索卡公司与广智公司之间的业务关系始于2005年1月,至今仍有业务往来,被告索卡公司向广智公司出售的产品包括集成电路、电容等。

另查明,被告索卡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17日,法定代表人胡某系被告黄某的妻子。

原告KJ公司认为被告黄某利用在

关键字: 公司 商业秘密 被告 员工 原告

上一篇:避免商标注册起名被驳回小技巧有哪些?下一篇:浅谈企业如何选择适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9-9853-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