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案情」

1995年11月5日,绿色制药厂与其所在省药物研究所签订了“1”针剂生产专利转让合同,双方约定,省药物研究所将其完成部分研究工作的“1”针剂与绿色制药厂协作完成加工任务;待成果鉴定后,省药物研究所拥有该成果的所有权,绿色制药厂则取得“生产专利权”;绿色制药厂在产品投产后3年内支付省药物研究所产品利润的20%,3年期满后,“生产专利权”完全归属绿色制药厂,未经双方协商,不得将该技术转让给第三人,不得泄露技术内容或修改中止本合同。1996年9月19日,省卫生厅组织成果鉴定,将“1”针剂定名为“123”。随后,绿色制药厂按批准证书进行生产,并从1996年至1999年共支付给省药物研究所利润提成150万元。2000年5月12日,省药物研究所与A制药厂签订了一份“123”技术转让合同,取得技术入门费20万元。2000年10月15日,省药物研究所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123”发明专利。原告方以被告方擅自将“123”技术转让给A制药厂,违反了与绿色制药厂合同的约定为理由,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判令撤销省药物研究所与A制药厂的技术转让合同,赔偿违约金及经济损失100万元。被告辩称:123系省药物研究所多年研究的重大科技成果,绿色制药厂有偿取得的“生产专利权”是普通生产许可权。提成期满后,绿色制药厂享有继续生产的权利,但这种技术转让并非买断。省药物研究所享有向第三方转让技术的权利,且双方1995年所签合同已期满,省药物研究所的转让行为不属违约。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绿色制药厂与省药物研究所在1995年11月5日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生产专利权”,应属生产专用权,与产品或方法的专利权不应等同。虽然双方所签合同的提成期满,但双方的其他有关约定仍然有延续性。因此,省药物研究所在申请×号发明专利前,将技术转让给A制药厂实施的行为,违反了与绿色制药厂的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省中医研究所赔偿金陵制药厂违约金25万元,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付清。本案诉讼费由省药物研究所承担。

「评析」

本案从受理至结案,123处于专利申请阶段,案件的性质应属非专利技术转让吠

关键字: 制药厂 药物 研究所 专利权 万元

上一篇:版权登记有效时间下一篇:导致专利权终止的情况是什么?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9-9853-9835